伴随着“天津市庆国庆健身骑行活动”的滚滚车流声,本市“十一”黄金周系列活动昨天圆满落幕。在这8天里,津沽大地各区县、各个体育场馆、健身广场都涌动着全民健身热潮。天津市群体活动在这连绵不断的实践中,经过多年不断总结、探索、发展,在参与活动的主体“以人为本”上,以及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改革创新共四个方面实现了新跨越。 本市群体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用市体育局负责人的话说:“要让本市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全民健身上体现出来。”对此,本市上上下下付出了艰苦努力。全市260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从基层入手,千方百计使越来越多的市民投入到全面健身活动中,其效果显著。如今年“十一”活动期间,以往被认为是老年人专利的门球,而如今在本市睦南道公园门球场,出现了一支少年队与名人队对垒的特写镜头,少年队最小的年龄仅10岁,而名人队最大的年龄已过80岁高龄。同样在“十一”活动期间的天津群体柔力球比赛中,有两支残疾人队参加比赛,他们虽有残疾,但积极参与,并将柔力球的柔、圆、退、整的特点展现得恰到好处。天津市全民健身运动会也是这样,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还特别设立了外来务工组、部队官兵组、残疾人组。本市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上更是加大投入,近三年市体育局建设了30个体育公园。目前已建成社区、行政村健身园5000多个,体育公园60多个,使市民健身有了好去处。 天津市群体活动内容实现新跨越体现在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上。如天津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去年比赛设7个组别、51个大项、654个小项,共400多万人次广泛参与。今年本届运动会比赛共设置53个项目,不仅有田径、球类、棋类和登山、铁人三项等竞技性强的项目,还增加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秧歌、踢毽、传统武术等项目。报名采取全免费,增加了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广大市民积极报名参赛,人们练起来、赛起来、乐起来。从全市目前参与的人数看,今年有望突破450万人次。 天津市群体活动在活动方式上实现了新跨越。城市的发展变化,给全民健身带来了新课题。如滨海新区就是这样,它涵盖了塘沽、汉沽、大港,新老城区相间,为全方位搞好群体活动带来了相当难度。滨海新区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老城区群体活动采取“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地就近”的方法,社区、单位、学校、广场等都被开辟成健身场所,132个社区的健身场地都配备了健身器材,老城区呈现出全民健身生机勃勃的景象。新城区则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区内现代化体育中心高高耸立,网球场、游泳池、篮球馆、羽毛球馆、健身馆等应有尽有。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今年考察这里后曾高度称赞,天津滨海新区的做法“在全国具有示范、借鉴作用”。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