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健康也是国家文明的标志,社会和谐的象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把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千人口医生数达2.3人、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5%以上。这三个指标列入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30项考核,并将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作为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的六大体系之一。近年来,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十一五”期间,我省主要慢性病死亡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城市地区甚至达到85%以上;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也非常严重,并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2010年江苏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全省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8.6%;糖尿病患病率为6.5%;肥胖患病率为12.7%;吸烟率为27.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6.9%;饮酒率为27.6%,其中男性饮酒率为50.6%。要想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唯一可行的是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2007年11月7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了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一阶段内容为“健康一二一”行动,其内涵为“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主要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推广技术措施和支持工具,开展各种全民参与的活动。我省于2007年12月29日隆重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项目。5年来,行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江苏省在国家行动办公室组织的行动五周年工作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倡导全民参与 我省把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将这项行动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与社区、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的切入点之一,注重“政策支持、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导向,采取积极行动,有效遏制与膳食不平衡和身体活动不足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水平的快速上升态势。在行动启动仪式上,我省倡议,广大居民能够追求健康,学习健康,管理健康,把投资健康作为最大回报,将“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作为行动准则,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魄,实现全面发展,拥有幸福生活。我省结合每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以减盐控油,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主题,积极组织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发海报、折页等多种宣传材料下发,并在省级及地方主流媒体均进行深度报道,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组织江苏省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演讲比赛和有奖征文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医生开展人群健康促进和慢性病防控的能力,更好地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和指导工作。苏州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推动行动深入社区,充分发挥社区非医务人员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试点工作,每个县(市、区)在社区招募培训50-150名指导员,以指导员为中心,以群众互学互助的形式来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引导健康理念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成为全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觉行动。我省从2007年开始逐步出台一些政策、策略及措施,大力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引导群众自觉接受健康理念,让大家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实践健康生活要从细节做起,要把健康理念植根于广大百姓,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大力营造健康小屋、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知识一条街等支持性环境规范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构建支持性健康环境,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理念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行动启动5年来,全省各地都制作下发了由控油壶、限盐勺、跳绳、计步器等组成健康大礼包,向广大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如苏州张家港市政府投入900万元实施“健康礼包进万家”实事工程,让每一户居民都能享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和帮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各地已建成健康小屋101个、健康主题公园29个、健康步道56个、健康知识一条街16个、健康加油站45个,让广大居民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在锻炼过程中就能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2011年南京市雨花台区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建设“健康主题公园”,在公园内设立“健康步道”、“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栏”、“大区域的健身器材”等多种健康元素,制定了公园禁止吸烟的规定,使人们在休闲、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健康生活的氛围,不断提高群众关注健康、实践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成为我省健康主题公园的示范样板之一。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打造精品工程 围绕行动主题和全省行动工作目标,依托健康城市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平台,各地积极启动和开展行动示范创建工作,2010-2012年全省共创建了示范街道/乡镇74个、示范社区224个,示范单位168个,示范食堂173个、示范餐厅125个。 典型案例一: 镇江市以“健康镇江2015行动”为契机,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平台,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民参与、持续改进为策略,以“六大行动”为抓手,针对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开展人群干预工作,丰富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内涵。 1、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完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打造精品“健康教育示范社区”和“健康教育示范街”;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利用12320公共卫生咨询服务平台开辟健康咨询专线,建立“流动专家库”;在京江晚报开辟“健康镇江专栏”,创办“健康镇江”专刊,开设“健康镇江”网站、举办“健康讲堂”,通过短信平台、新浪微博、网站等,传播健康知识和工作动态;通过网络、报纸组织健康知识竞赛;开展健康家庭评选活动,发放健康大礼包;启动“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大巡讲”,组织健康知识巡回播放和健康知识进农家活动。 2、健康场景建设行动:多部门合作,打造富有特色、有创新的“健康公园”、“健康小屋”、“健康步道”、“健康公交”、“健康站台”、“健康加油站”等健康场景文化。 3、健康细胞创建行动:组织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企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街道/乡镇、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餐厅/食堂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市、区)覆盖率达100%。 4、慢性病综合防控行动: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由居委会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在分管部门的协调支持下,组织患者建立“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 207个。 5、全民健身行动:建设全民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完善基础健身设施,2012年,全市组建1000余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广泛开展群体健身活动。联合多部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人群中倡导“健康出行,步行上下班”、“多走楼梯,少乘电梯”等活动,推广“工间操”,结合社区活动组织开展太极拳、腰鼓队等表演和活动。 6、健康饮食行动:开展合理膳食指导活动、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治活动、推广低盐、低脂食品活动、膳食摄入量监测和干预活动。 典型案例二: 南京市雨花台区开展“十大行动”:大力推行健康生活模式,推出“十康”活动,总领全纲。即享‘瘦’人生 美在身边 “康美”活动;低钠减盐 呵护心脏“康心”活动;蓝天行动 清洁家园“康家”活动;喜迎青奥 拥有健康“康健”活动;乐观向上 和谐生活“康乐”活动;合理膳食 远离疾病“康膳”活动;天人合一 延年益寿“康寿”活动;戒烟限酒 防癌抗癌“康安”活动;健康美丽 从齿开始“康馨”活动;自助管理 合手健康“康助”活动。涵盖了健康饮食、社区健身、健康教育、体检、工间操、大病救助等多项内容。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各项工作串联成一个丰满、立体的整体。 注重行动效果评估, 提升工作内涵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