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淮晨报报道,周末,一家人坐上旅游房车到巢湖岸边兜个风,夜里住在有餐厅、客厅、厨房、卫生间的房车内,赏湖畔夜景,这样的旅游休闲味够足。合肥不仅在推介这种自驾游方式,还酝酿着让这样的旅游房车变成“合肥制造”。 4月17日,合肥市召开与央企合作推介会,一揽子推出92个项目,向央企抛出橄榄枝。在推介会上,就有一个年产1万辆的旅游房车项目,期待着央企的青睐。此外,面积110万平方米的老火车站旧址上,一座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或将拔地而起;合肥的“银发经济”也期待央企来挖掘…… 商业 老火车站欲华丽“变身” 2010年,合肥的老火车站拆迁了。 拆迁后,这一寸土寸金的地块将由合肥市土地收储中心收储,然后再根据规划做具体安排。 对于老火车站地块未来的归属,呼声最高的要数打造成商业综合体。在老火车站刚刚开始启动拆迁时,瑶海区就将该地块作为该区推介的最大城改项目,对外招商。不过,这一地块至今尚无人“接手”。 在昨天的推介会上,合肥铁路南站综合改造项目也在重点推介范围之列。 项目书显示,合肥铁路南站综合改造项目北起琅琊山路、南至明光路、东起胜利路、西至炉桥路,总占地面积约622亩,而项目招商也列出了明确的意向主要建设一大型城市综合体。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欲以独资、合资、合作或其他合作方式寻求资金。从100亿元的投资估算来看,若想成功入驻合肥铁路南站地块,只有实力雄厚的央企最有希望。 地产 近10个城中村欲“旧貌换新颜” 合肥城区内还有近10个地块,欲借城中村改造等机会“旧貌换新颜”。 其中,位于瑶海区方庙街道的站塘城中村地块将近200亩,项目书显示,瑶海区方面希望将这一地块打造成为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估算68亿元。 瑶海区城东街道的柳荫塘幸福村、庐阳区工大北区161亩地块、四里河周湾290亩地块、北五里井700亩地块等近10个地块,都期望吸引央企资金注入,在原先棚户区、城中村的旧址上新建商业地产或城市综合体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即将建成投用的新桥国际机场,合肥还将在蜀山区与六安寿县共建的寿县炎刘镇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内建设空港新城商业中心项目,估算投资24亿元,打造“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空港新城。该项目也在昨天的推介名单之列。 养老 合肥“银发经济”邀央企来挖掘 “老有所养”在今天已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一门大生意。记者了解到,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扑面而来的“银发浪潮”,养老产业压力空前巨大。根据民政部数据,目前我国城乡养老机构有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但平均下来,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 合肥此番也推出两大养老项目,欲吸引央企注入资金。 其中,位于肥东县包公镇的“中华孝贤坊老年养老项目”,规划了总面积75万平方米的养老基地,项目包括健身场所、活动中心、养生馆、老年大学等多块区域;而在巢湖经济开发区,一个占地500亩的养老产业城则希望引入5亿美元资金,建设成一个涵盖专业老年医院、康体器材、移动医疗远程护理产品为一体的养老产业城。 养老地产是商业地产的一个小分支。近几年来,加大在这方面布局的房企也不再少数,甚至非地产主业的企业也瞄向这一新兴发展模式。包括保利、华润等房企都曾传出投资养老地产的消息。昨天,华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相关代表也到场参会,不过,对合肥的养老地产项目,华润方面暂时未透露合作意向。 旅游 旅游房车有望实现“合肥造” 旅游房车既是一个设施齐全的家,也是交通工具,又是随行旅馆。 周末,带上一家老小,坐上旅游房车去兜风,夜里住在有餐厅、客厅、厨房、卫生间的房车内,这样的感觉一定很好。 合肥不仅在推介这种自驾游方式,还酝酿着让这样的旅游房车变成“合肥制造”。在推介会上,就有一个年产1万辆的旅游房车项目,期待着央企的青睐。 相关人士透露,旅游房车在国外已经形成一条巨大产业链。在中国,2007年房车保有量是1550辆,2010年达到4000辆,2011年为5000辆。 相关人士分析,“国内购买顶级房车裸车一般在6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进行房车改装最低才20万元人民币,对于原厂动辄上百万的‘豪华房车’而言,房车改装市场极具诱惑力。” 推介会现场透露,合肥巢湖经开区内的安徽省广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拥有国家改装车的资质,“可以充分利用该项目生产旅行房车。” 如果这个项目能成功运作的话,预计每年1万辆旅游房车将实现“合肥造”。(于巧妮) 作者:于巧妮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