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国字牌体育基地的重生与蜕变——多巴基地探访记) 新华社西宁12月13日电(记者 李琳海)“来中国已有多次,也看过很多冰上运动室内场馆,但这次来到位于中国西部的青海多巴基地,我为这里的滑冰馆而赞叹,相信运动员们能在这里创造奇迹。”国际冰壶联合会竞赛部部长凯斯对记者说。 11日至17日,国际冰壶邀请赛在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举行,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冰壶高手在青藏高原切磋冰壶技艺。凯斯说,他希望这个铸造冠军的地方也能诞生更多冰上运动高手。 多巴基地是中国乃至亚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适合耐力训练的国家高原体育基地。被国内外体育界誉为“铸造金牌的工厂”、“高原训练的风水宝地”和“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 多巴基地主任刘兴海介绍,去年,基地接待了来自包括田径队、游泳队的国家队队员300多人次;山东、辽宁、河南等省会队员600余人次;南极科考队、北京朝阳体校等也在基地进行训练。 多巴基地的前身是个军工厂,上世纪80年代被改造成高原训练基地。如今走进基地,田径馆、游泳馆、射击馆、综合训练馆等各功能场馆齐备,良好的绿化使这里有着别样韵味。 记者了解到,其实,像很多国字头的国家训练基地一样,多巴基地也面临着设施陈旧、经营不善以及与市场结合较难等问题。 刘兴海说,现在基地很多场馆器材等已不符合现代科学训练的需要,场馆内缺乏空气净化等设施,有些训练馆甚至连更衣室都没有。 “硬件设施能慢慢改善,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基地在服务国家队等队伍训练的同时,还需要为更多的民众服务。”刘兴海说,基地也是近5年才对外敞开大门。场馆低价或免费对外开放,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接待的健身民众超过15万人。 “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工作量增大,确实感觉很累。”多巴基地场馆部副部长冯兴说,随着人流量的加大,现在整个场馆维护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但作为国字牌训练基地,这里并不是纯盈利性机构。基地工作人员也在不断学习、成长,提高基地服务水平。长期的采访能让记者深切感受到基地工作人员对“国家利益”至上的担当与直面改革的勇气。 “引进高水平赛事就是基地改革的重要举措。”刘兴海说,目前比赛用的滑冰馆就是由基地原来的多功能馆改建而成,比赛结束后,希望更多人能在这里体验冰雪运动快乐。 11日举行的冰壶赛开幕式上,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青海省体育局签订了《关于支持青海开展冬季运动战略合作协议书》。今后,国家体育总局将在场馆建设、冰上运动项目开展等方面给予青海更多支持。当日,多巴基地还被总局命名为“国家高原冰上训练基地”。 “青藏高原有着无可比拟的冰雪资源,我们希望通过赛事和群众冰雪运动,响应国家3亿人上冰雪的大众健身需求,为2022年冬奥会鼓劲加油。”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张宁说。 刘兴海说,今后还想利用基地的场地资源,引进更多高水平的演出及体育赛事,“现在基地已是国家3A级景区,今后我们要结合美景,加大体育服务,进一步满足民众体育健身需求。”他说,基地工作人员必须转变理念,把基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最终将基地建设成高原体育训练示范基地、体育服务示范性基地和特色体育文化展示基地。 “转型之路必将经历阵痛,但痛苦过后,太阳依旧会从多巴基地旁的象牙山升起。”刘兴海说。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