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厕不好找 老旧小区脏乱差)
市民代表现场打分 新城区: 满意42.57% 不满意57.43% 碑林区: 满意42.7% 不满意57.3% 莲湖区: 满意19.9 % 不满意80.1% 自开播以来,大型电视问政节目《问政时刻》备受西安市民关注。昨晚8点到10点,第六期《问政时刻》直播,围绕西安市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问政中播放的六个短片,揭露了中心城区便民早市自由无管理、老旧小区垃圾遍地、便民公厕难寻、城墙根下工地变垃圾场、青年路街办让保洁员自己购买保洁车、城三区公职人员任性扔烟头等问题。这些问题让观众看得触目惊心,主管部门也连连表示有失职之处。 曝光问题一: 顺城巷早市长期存在 记者到东南城角内的顺城巷暗访时,发现这里有一个自发形成的便民早市,全是开着面包车的流动摊贩,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周围住户说,这个早市从早开到晚,摊贩们也掌握了城管来检查的时间,城管来了就跑,城管检查完了再来,已经长期存在。 此外,在北门里的顺城巷,有汽车美容店在此营业,路面一直是湿漉漉的;北马道一号院里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楼道没人打扫,小区脏乱差;小南门夜市一到晚上就开张了,生活垃圾占满了路面。 回应: 碑林区区长卢光文:自从去年开展城市治理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看过短片后觉得,做的工作远远不够,需要制定更高的标准,加大力度,加大精细度,随后会对短片中的问题认真排查,还市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莲湖区区长和文全:看了短片后心情沉重,以前的管理只注重主干道,注重面子工程,对背街小巷、犄角旮旯没有足够关注,以后要把这些背街小巷和主干道同样重视,做到表里如一。 曝光问题二: 老旧小区脏乱差 记者到东三路的安居里小区暗访,发现小区内垃圾遍地,到处都能看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宠物粪便。记者以租房的名义到小区办公室询问,为啥小区这么多垃圾,物业工作人员竟然回复说,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素质太差,随手乱扔垃圾。 记者随后走访的几个老旧小区,单元楼之间全是垃圾,还有人在小区里焚烧垃圾。有的社区办公室旁边就是垃圾场,对于这样的问题,物业不作为,社区也不监管。 回应: 中山门街办主任郭锐:看到城市治理呈现这样的结局,自己非常脸红,这充分显示了在监管过程中,对物业的要求不明确,物业不知道自己要负起什么样的责任,以后会改进。 新城区副区长苏继文:以前对老旧小区的关注比较少,特别是三无小区的管理一直是难题,为此向市民检讨。以后对老旧小区重点关注。 曝光问题三: 便民公厕不便民 记者在五味什字寻找公厕,问了许多人都说附近没有公厕,距离五味什字最近的厕所,竟然在一栋建筑物的三楼。在东大街,记者寻找厕所,也是问了很多人,都失败了,没有人知道公厕在哪里。 随后记者的走访中,核心主城区的公厕有的特别偏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却发现厕所变成了储物间,有的厕所门还上了锁,能使用的公厕环境很差,气味难闻。 回应: 新城区副区长苏继文:其实公厕管理,有一套对应的管理办法,但目前看来,很多的规定完全没有落实到位。问政结束后会认真研究解决的方案。 碑林区副区长王宏刚:公厕问题看似是小事,实质是关乎民生的大需求,看了短片后,觉得西安在这点上确实没有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此后对公厕管理要更加精细,要求标识明显、易于寻找,厕所的外观与城市色调协调。 莲湖区副区长姚小玲:厕所革命很有必要,莲湖区针对公厕梳理了700多个问题,目前已经对211个公厕重新设计,一厕一方案,落实所长制,让市民舒心如厕。 曝光问题四: 城墙根下的垃圾场 在东门外的城墙根下,有一片被围墙圈起来的地带,不走近很难发现,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记者了解到,这里原本是一个空地,几位拾荒者把捡来的垃圾堆放在这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巨大的垃圾场,这个脏乱差的地带在这里存在了七八年之久。 回应: 碑林区区长卢光文:知道这片空地,是一个建筑工地,按照拆迁的进度,这块建筑工地正在办理手续。但建筑工地也应该有管理规范,回去后落实情况,按照工地整治的要求,对这片工地尽快整改。 碑林区副区长王宏刚:一定会连夜协调,开展大整治,调查是否有建立公厕的需求,尽快整治。 曝光问题五: 让保洁员自费买保洁车 在青年路街办,有一排上了锁的电动保洁车,都是崭新的,没有投入使用。记者采访中,多位保洁员反映,这些新的保洁车,是街办要求保洁员自己出资买的。“一辆电动保洁车几千元钱,我们的工资才两千多元,负担太重了。”多位保洁员如是说。 记者到青年路街办询问该街办副主任,是否是街办要求保洁员自费买保洁车?街办副主任态度恶劣,说检查中发现保洁车破损严重,就让保洁员更换保洁车,而且要求换成电动的。随后把记者赶出了办公室。 回应: 青年路街办主任孙俊峰:莲湖区给配置了20量保洁车,并不知道街办要求保洁员自费购买保洁车一事。回去后会认真调查,该处理的责任人一定处理。 莲湖区副区长姚小玲:第一次听说此事,按照政策,肯定不会让保洁员自己出钱购买保洁车,此事会调查清楚,严肃追责。 曝光问题六: 公职人员随意扔烟头 记者暗访时发现,在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均有公职人员当街扔烟头的事情发生。 在碑林区东大街,一位民警当街扔烟头,记者提醒后,他不承认烟头是自己扔的。在新城区,几位环保公职人员聚在一起晒太阳,抽烟,烟头很快落满地,记者多次提醒,几位公职人员才把烟头打扫干净,还说记者多管闲事。暗访中,有身着城管制服的公职人员边走路边抽烟,烟头随手丢弃;有市政人员随意丢弃烟头。 回应: 新城区区长仵江:身为公职人员,应该起示范带头作用,如果公职人员任性扔烟头,还怎么要求老百姓做到烟头不落地?自己本人不抽烟,也提议抽烟的公职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市民带好头,别再随意丢弃烟头。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摄影 张杰 邓小卫 >>热点关注 老旧小区、“三无小区”啥时能改造 “没天然气,冬天没暖气,这样的小区你们愿意住吗?”昨晚,在西安市2017年首场电视问政现场,一位来自莲湖区简家巷小区的住户这样问坐在台上的区、街负责人,她说的小区不在城郊,而是处在西安市城区最核心的城墙圈里。 “这样的小区实在没法住下去” 简家巷小区位于西安城墙北门里,是一个老旧小区,由于建的早,小区设施老化,至今没有自己的物业,环境脏乱差。来自该小区的这位女士说自己每次走进小区都感觉不舒服,“这样的小区实在没法住。” 无产权单位、无有效管理、无业委会,这样的小区被称为“三无小区”,而像简家巷小区一样的“三无小区”在西安的核心城区城墙圈里不在少数。问政节目也曝光了一些这样的小区存在的问题,比如新城区中山门街道安民里小区里生活垃圾遍地,餐馆油烟污染,平时的清扫也多不到位。而在记者走访调查中,发现这些“三无小区”居住的以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居多,平时管理跟不上,小区里普遍设施老旧,有的还自搭自建,安全隐患多。 “对老旧小区确实关注的少。”新城区副区长苏继文表示,作为老城区,三无小区、老旧小区多是现实问题,还需要政府做更多的努力来破解,而管理过程中对百姓关心不够、倾听不够也是需要破解的问题之一。 位于老城区的莲湖区目前还有老旧小区300多个,其中“三无小区”128个。莲湖区副区长姚小玲表示,没有长效的管理机制让这些小区居民很难享受到现代城市的服务。她表示,尽管相关改造已开始,但任务重、压力大。 “三无小区”已列入改造重点 据了解,西安市上世纪80年代以前建的老旧住宅小区目前还有1400多万平方米,去年启动了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并把“三无小区”的改造列为重中之重。 华商报记者了解,此次针对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将重点解决七大类问题,例如小区管网破损、线缆老化等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小区院落内的乱搭乱建以及占用消防通道和危及公共安全的违法建筑多的问题,对小区绿化标准不高、车辆乱停乱放碾压绿地的问题,提出了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解决办法,另外还将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排查后拿出解决方案。 按照西安市建委制定的改造计划,计划到2019年基本完成对辖区内“三无小区”的改造。为此,西安市建委还明确了三类小区改造的责任主体,中省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对管理的住宅小区进行提升改造;市级政府部门或市属企事业单位,率先开展自有或下属单位管理的老旧住宅小区、直管公房小区综合提升改造;“三无小区”和区级部门负责管理的老旧小区,由所在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统筹推进综合提升改造工作。 城墙内147座公厕将改造到位 在昨晚的电视问政现场,还曝光了老城区内公厕的问题,一是数量少,不好找;二是设施旧,不好用;三是卫生差,不好上。针对曝光的问题,新城区副区长苏继文表示,环境问题让公厕的服务功能大打折扣,公厕管理水平不高应该反思和解决。而碑林区副区长王宏刚则认为厕所是“大民生”,在建设和管理上更多需要倾听民意。 据了解,目前在老城区城墙里建有147座公厕,今年开始将统一按照一级一类标准对这些公厕进行改造,比如大便器要设有蹲、坐式和通槽式,室内墙面要贴面砖,可设休息室和盥洗室等。 目前,西安市已开始推行厕所“所长制”。对公共区域城市公厕和旅游厕所采取购买服务、以商养厕、设立公益岗位等方式进行日常管理。鼓励承包经营、由大中型企业冠名赞助,或授予商业广告经营权等方式,推动厕所管理创新。推广聘用保洁公司管理的做法,实行专业化管理。继续将旅游厕所建设标准纳入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评定内容,旅游厕所不达标的,一票否决。对已评为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的,在复核中旅游厕所不达标的,将视情降低A级、星级等级。 华商报记者 张小刚 摄影 张杰 >>记者探访 问政当日老城区的背街小巷还存在这些问题 车辆乱停乱放挤占路面 华商报讯(记者 张小刚)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暗访了钟楼周边的几条背街小巷,发现环境卫生面貌都有明显改观,但车辆乱停放、公共设施陈旧损坏等顽疾问题仍然突出。 安居巷:车辆路边乱停未见执法人员 安居巷是柏树林一条小巷道,南头连着西安碑林博物馆,北头是骡马市,虽然是条窄巷子,但人来人往甚是热闹。华商报记者在此走访时发现,以前占道经营的不见了,路面上也干净了许多,但车辆乱停乱放挤占路面问题仍很突出,巷道里许多地方因为车辆停放造成行车不畅。 在安居巷的北头,一侧的路面上一排停放了近十辆轿车,中间还有等着拉活的摩的,本来就不宽的路面被占了几乎一半。在记者观察的十多分钟里,有三次出现过车被卡住,司机多对此不满。“剩的路面只够一辆车过,一旦会车就堵上了。”一位经过的司机告诉记者,乱停放问题在一些背街小巷非常突出,让司机很头疼。 华商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未见到一位执法管理人员。采访一位将车刚停在路边的司机,这位司机反问:“没有停车位,不在路边停在哪停?”华商报记者走完整条巷道也未见一个停车位,看来解决问题还需从停车位入手。 社会路:下水道井口倾倒污水脏了路面 社会路往北直通西华门,往南连接着钟鼓楼广场,也是一条人气颇高的街巷。昨日下午记者在此走访,路面显然刚刚刷洗过,许多地方还有水痕,路两边的小区门口也都刚打扫过,一辆清运垃圾的环卫车辆还停在路边。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一个问题,路面上隔上一段就有一个下水道的井口,井口周围都一滩污水。原来,这些井口上面盖的都是有条孔的井盖,透过条孔往里面看,青黑色的污水、烟头、塑料袋等垃圾都有,有的还散发出难闻的恶臭味。走访中,临街一商铺的一位妇女正把一盆洗刷后的污水从井盖处倒进下水道,她告诉记者,大家都往里面倒污水。 华商报记者还注意到有一段人行道上竖立着几组健身器材,上面漆皮多半脱落,裸露的铁架已锈迹斑斑,一个扭力轮盘使劲也转不动。住在此处的周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器材是2000年前后安装的,老旧得已经不能使用,还挡了人行道的通行,她希望将这些不用的健身器材拆掉。 案板街:沿街还有人追问“卖手机吗” 案板街沿街门店林立,中间还有易俗大剧院,是这一处人流量最大的街巷。一路上都能看到保洁员拿着扫帚清扫掉在地上的垃圾,以前占道经营的小摊贩也不见了。 此前华商报曾报道过案板街车辆乱停放挤占路面的问题,昨日看到的情况虽然有改善,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治,一路上还是能看到有车辆停放在未划停车位的路边。在吉庆巷里,乱停放的情况就更突出,巷口两侧的路边都停满车辆,再往里走,一排小门店门前,挤挤挨挨停满了送外卖、快递的电动车。原来,这些小门店有充电设施,这些电动车都在此充电。一位居住在巷子里的老人告诉记者,人流量多的时候,这些停在路边充电的电动车还是会影响通行。 走在案板街上,最容易遭遇的就是被面孔陌生的人追问“卖手机吗”。昨日走访过程中,这样的情形同样遇上了三四次。尽管看不见“收旧手机”的纸牌子,但做这生意的人还是不少,只是把蹲点变成了流动。 (原标题:公厕不好找 老旧小区脏乱差)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