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决因病致贫是工作着力点) (上接DE06版) 报告提出: 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推进“五个一批”工程,启动搬迁6.47万贫困人口,抓好1.14万非搬迁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实施设施农业、光伏、电商等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较高的产业基地,落实教育扶贫、医疗救助和社会兜底政策,力争10万人脱贫、260个贫困村退出,蒲城县脱贫摘帽,大荔县、潼关县、华阴市整体脱贫。 渭南市扶贫办副主任郭智强: 到2020年前,都是脱贫攻坚期,中央提出要打好这场攻坚战,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重点是在“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016年,全市共有26万人脱贫,目前还有贫困人口19.58万,而今年的脱贫任务是10万。虽然数字比较小,由于脱贫因素比以往更复杂,因此力度更大、压力更大。为了让贫困人口脱贫,我们一靠产业、二靠就业、三靠兜底。 60%到70%的贫困户家中有病人,而有30%至40%则因病致贫返贫。因此,解决因病致贫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工作,使其恢复生产能力是治标,使其健康则是治本。此外,我们要加大教育扶贫,保证每个适龄儿童都能顺利入学,保证贫困大学生都有资助,这是脱贫的治本之策。在脱贫攻坚期内,脱贫政策都不会改变,该享受的政策都会让享受。 全市有五个贫困县:蒲城、富平、白水、合阳、澄城,我们的目标是2017年让蒲城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明年和后年争取使其他四个县也摘掉。766个贫困村去年有359个已经退出。大荔县、潼关县、华阴市不是贫困县,因此属于整体脱贫。 华商报记者 陈冰 关键词 就业和社会保障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报告提出: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去产能分流职工为重点的就业工作,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稳妥做好扩面提标。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实施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和定额结算。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好城乡低保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让更多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 主要抓实四项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全力引导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全力实施“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积极落实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免费职业介绍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促进各类困难群体充分就业。“积极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及时掌握规模性失业风险,做好失业的预警防控工作,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安置问题,确保不出现一起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围绕“双创”工作要求,制定完善工作推进措施,全力推动创业带就业、创新促就业工作。 完成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工作,确保参保人群应保尽保。稳步调整提高失业保险待遇,适时降低缴费标准,适当提高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加快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一体化建设。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卡发放和推广应用,年底前全市持卡人数达到300万人以上。建设覆盖全市的人社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服务平台,推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手段在人社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2017年底前实现县级及村镇的互联互通,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华商报记者 陈冰 关键词 教育 普惠性幼儿园今年占比达60% 报告提出: 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年内新建中小学校11所、公办幼儿园15所,临渭区、华州区、澄城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 渭南市教育局: 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主要任务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2017年将新建公办园15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60%。同时,将加强幼儿教师园长的培训提升、科学保教理念的深入贯彻,为群众子女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 在城区新建学校,既是解决“大班额”的主要措施,也是均衡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全市从2015年起,用2-3年时间解决城区学位不足问题。去年,中心城市和县城新建渭河小学、人和小学、白水小学、育红初中等9所学校,今年将在中心城市和县城再建11所学校,有力缓解学位不足问题。 义务教育坚持均衡发展方向,着力推动县域内优质均衡。我市已有5个县市通过验收,今年将推动临渭(含高新、经开)、华州、澄城通过国家验收。同时,以“千校达标”工程、“九项示范校”创建、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出台鼓励民办教育指导意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鼓励民办学校创建标准化、示范化学校,继续清理整顿民办园,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社会培训机构。 中等职业教育将在全面完成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深入实施标准化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华商报记者 卫楠 关键词 文化体育 建成5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报告提出: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成镇村体育惠民工程500个,推进县级体育场馆、渭河全民健身长廊建设,承办好国际马拉松赛、陕西首届全民健身大会等重大赛事,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办好“青春之梦”等文化惠民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做好双拥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推进“体育+”模式,重点培育运动休闲、竞技表演、场馆服务等体育产业。 渭南市体育局: 今年,将承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足球赛、国际马拉松赛、全国自行车赛、首届陕西省全民健身展示大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特别是省政府主办的陕西省全民健身展示大会,首届放在渭南,意义重大。通过全民健身日及举办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承接第十四届全运会足球、沙滩排球、举重、篮球等项目为契机,对渭南体育中心场馆工艺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加快大荔沙苑体育基地沙滩排球场、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建设,临渭、合阳、大荔县级体育场馆建成投用,华阴、蒲城、白水开工建设,建成5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临渭、富平、白水、澄城完成国民体质监测站建设,建成渭河全民健身长廊彩色沥青自行车道、体育标识系统、体育公园、服务驿站等设施,提高场地设施保障水平。 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力度,加快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建成15000 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加快渭河全民健身长廊、富平“两河”健身长廊、大荔沙苑体育公园、卤阳湖航空体育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体育器材装备企业落户渭南,促进大众体育消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华商报记者 康菲 (原标题:解决因病致贫是工作着力点)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