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后应该补充什么 体育专业的人都应该知道,在运动训练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疲劳不能消除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还是全民健身中都具有指导作用。它说明,体质的增强是在体能恢复中实现的,而体能恢复很大程度上要靠合理的营养补充。 有人可能就非常惊讶了,他们天天健身,可是饮食却一直都是错的,这不就是让他们的健身计划事倍功半吗!但是错误的饮食毕竟死潜在的隐患啊,会对以后的健身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在此说一说我认为运动后需要补充的物质。 1、运动中要学会补充水 “运动中补充水、糖和盐非常重要。但很多健身的人不懂得科学补水。”专家提醒:首先,要注意运动前、中、后的补水,“不渴不喝”不可取,当人感觉口渴时肌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了。当汗液的水分丢失达体重的2%-3%时,运动能力就会下降。出汗造成的血容量减低会使心脏负担过重。应该每15-20分钟,补充120-240毫升水。其次,果汁、茶、碳酸类饮料和白水并不适合在运动时喝,应该选择运动饮料及时补充能量和出汗所流失的水和维生素。 2、碳水化合物不可少 摄入恰当的碳水化合物能把训练造成的分解代谢状态(燃烧肌肉供给能量)转变为合成代谢状态(增大肌肉体积)。成败与否取决于你如何摄入碳水化合物。 训练后摄入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胰岛素(一种合成代谢激素)的分泌。胰岛素在肌肉恢复过 程中起三个重要作用: 1.能把来自碳水化合物食物的糖“驱动”到肌肉中,为下次训练储备能量。 2.能把来自蛋白质食物的氨基酸“驱动”到肌肉组织中,促进肌肉生长。 3.能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人体在大强度训练时分泌的一种激素)的促分解代谢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一般女性每天每磅体重2-2.5克,男性2.5-3.5克。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训练后合成代谢的机会,最好把每天碳水化合物总量的25%安排在训练后立即食用。 训练后按3:1的比例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简单碳水化合物有利于胰岛素快速和持久的释放,并可避免低血糖。不要光摄入简单碳水化合物,因为它们消化的最快,并使胰岛素的分泌很快达到高峰并回落。其副作用是刺激可怕的分解代谢,因为身体为了防止胰岛素水平的快速下降,将分泌另一种激素,这种激素可导致分解代谢,破坏肌肉组织。 大负荷训会耗尽肌肉的氨基酸和糖原储备。随着训练的进行,身体不段消耗肌肉的糖原储备。如果糖原储备过低,就会迫使身体改变能量来源——用更多的蛋白质作为燃料。一部分蛋白质来自食物,而大多数来自肌肉组织。 3、 蛋白质助长肌肉 训练后的一餐应避免摄入较难消化的蛋白质食物,如鸡肉、牛肉、牛排等,而应选择牛奶、鸡蛋、高蛋白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此时食用的目的是输送充足的氨基酸给肌肉,为肌肉生长提供原料。 4、不能忽略电解质 汗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是钠和氯离子,还有少量的钾和钙。除了非常长时间的运动,例如铁人三项,或是在酷热的天气下连续剧烈运动数小时以上,大部分的运动员只会流失体内非常小部份的电解质,体内储存的电解质会自动的释放到血液中,维持电解质的恒定。因此在运动后不需要特别补充电解质。对于前述的例外情形,可以在运动后以稀释的盐水,或是上面提到的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份推选出运动食谱的五大原则,他可以为你提供运动后的所需,运动后的饮食业可参考一下推荐食物类型食用。 第一, 合理选择三餐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单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 第二, 要重视主食的摄入,如:米、面、馒头等。主食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供给运动者充足的能量。 第三, 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比例要适宜,避免摄入过多肉类。应多食牛奶和豆制品。 第四, 吃各种各样蔬菜和水果,特别应强调增加生食的蔬菜,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第五,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肥猪肉、烤鸭、腊肉、奶油等,它们可能会引起肥胖。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