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029-85420958
手  机:15529557050
联系人:何经理
传  真:029-85420958
地  址:陕西西安未央区文景北路11号星舍大厦3楼
北京分公司
电  话:010-81466976
手  机:18511406616
地  址:北京顺义区李桥机场东路翼之城9号楼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身资讯>正文

市委市政府2012年民生工程工作目标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2-4-9 9:08:44 标签: 人气:

环境提升工程目标任务

(一)交通先行。开通地铁2号线,加快地铁4号线和2号线东延线建设,启动地铁1号线南延线、3号线、7号线建设;启动“两快两射两环”工程,实施二环路立交化改造,建设二环路西半环8个立交节点和东半环9.5公里高架,力争打通2.5环,完成三环路草金立交、十陵立交、交大立交等3座立交桥改造;中心城区新建机动车停车场50个,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优化公交线路,建设大容量快线公交1条,新开支线公交50条、延时线路50 条,新建公交电子站牌600个,新增公交车2000台、公交专用道330公里以上;建成智能交通平台及支撑子系统,扩建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和交通诱导系统;全面清理规范城市交通标志标线,优化城市功能性指路标志体系,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实施差别化占道停车收费,削减中心城区白天占道停车泊位3%以上;推进中心城区连续循环交通组织模式,提高中小街道通行能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提升市民文明交通素质。

(二)北城改造。启动“北改”工程,编制北部城区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加快北部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片区改造; 开工建设货运大道、建设北路北延线、万石路; 改造提升解放北路、老成灌路、交大路、熊猫大道;加快推进火车北站客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公建配套设施。

(三)城乡环境治理。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和治安复杂地区排查整治,有效遏制街面违法犯罪,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 全方位、多角度深化“七乱”治理, 综合整治社区院落环境,改善提升650个老旧院落软硬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继续加大“除陋习树新风”、“治三乱”力度,进一步提高清扫保洁标准, 加强环卫作业监管,消除“脏乱差”盲点死角;加快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覆盖面,中心城区、郊区(市)县县城和场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规范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建成绿道400公里,新建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完善配套设施,构建全市联网成片绿道体系;新建新农村绿色家园50个,林盘整治利用50个;继续实施“三绿工程”,提升改造10条街道(游园) 绿化景观,拆墙透绿10公里、屋顶绿化4万平方米。

(四)大气和水环境治理。加大扬尘整治力度,全面推行施工工地标准化管理,严格管理运渣车,坚决遏制扬尘污染,确保全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力争实现320天;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天府新区污水处理规划建设,全面完成三环路以内府南河(含干河、清水河)65个下河排污口治理,完成摸底河、西郊河、饮马河、沙河排洪河37个排水口排污治理。

就业促进工程目标任务

(一)扩大就业规模。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0万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7.5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亿元、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2亿元。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促进203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促进11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实施动态招募补员,确保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每村(社区)有2名、城镇社区有1名大学生志愿者;“ 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计划”、“乡镇公立卫生院大学生支医计划”在岗志愿者人数分别不低于1000名和600名。

(三)推动青年(大学生)创业。新增青年(大学生)创业载体5000平方米,新征集创业项目350个,新增入园项目120个,提供青年(大学生)创业小额贴息贷款900万元,实现青年(大学生)创业人数1500人,培育重点创业项目100个,全市建立YBC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服务站30个。

(四)帮助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农民工19.9万人,其中, 在岗培训2.9万人,品牌培训1万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0万人,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万人,新市民素质培训4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40万人次,农村青年技能培训1200人,帮助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提供农村小额贷款3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5000人;进一步创新建筑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免费发放建筑农民工实名“双卡”35万张。

扶贫解困工程目标任务

(一)农村扶贫增收。扎实推进“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确保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以上。

(二)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按城乡低保人数和农村“五保”人数计算,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年人均医疗救助水平不低于220元。

(三)城乡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新建2个规范化法律援助接待受理大厅和30个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4万人次;开展惠民法制宣传1200次,化解民间纠纷,免费为特殊人群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四)计划生育扶持和奖励。给予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父母每人每年960元奖励; 给予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1320元或1620元的扶助金。

(五)帮助困难职工及子女。为符合条件的建档困难职工每人每年提供400至1000元的生活和医疗救助,对建档困难职工子女给予入学救助。

(六)帮扶残疾人。扶持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2410名,帮助72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为20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生活设施补贴,为4400 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4370名,资助35家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605名; 资助50名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和康复训练;为3000 辆公交车安装盲人语音导航系统。

(七)慈善爱心超市建设。新建社区爱心超市12个。

文化体育工程目标任务

(一)文化设施建设。完成成都博物馆、永陵博物馆新馆建设、新声剧场主体工程;启动成都美术馆建设,推进成都川剧艺术中心三期工程,开工建设成都艺术剧院金沙实景旅游剧场;建成文化活动中心6个。

(二)文化街区(古镇)打造。打造都市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古镇),完成“蜀城”及“巴金故居”的规划选址方案;启动宽窄巷子、文殊坊二期建设规划;完成水井坊、街子、黄龙溪、安仁、平乐等特色街区、古镇的商业业态布局,完善游客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提升旅游景区服务管理水平。

(三)历史建筑保护。加强对全市历史建筑的研究挖掘、保护修缮和有效利用,启动18个极具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项目,分期分批实施挂牌保护、维护修缮以及合理利用。推进邱家祠堂、冯家大院、康季鸿公馆、王泽浚公馆、鹤鸣茶社等13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

(四)文化品牌推广。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金沙文化、三国文化、川菜美食文化、大熊猫文化、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等优秀历史文化品牌研究传承,扩大文化品牌知名度。

(五)文化惠民活动。开展“艺术进家庭”、城乡文艺巡演、公益性电影放映、农村图书流转等文化惠民活动,设置流动图书服务点;开展“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举行“文化直通车进校园”演出400场,“成都城乡文艺巡演快车”活动200场;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每月免费放映1场公益电影,农村中小学生每学期观看2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全年共放映23484场;免费开放9家博物馆、纪念馆,建立100所市民文化艺术学校(辅导站)。

(六)农村广播电视。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工程,完成4个“村村通”发射台数字化改造,为边远山区农户免费发放无线数字电视传输终端(机顶盒)10000台;完成300个行政村和100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广播室建设;制作500 集广播节目送下乡,丰富农村广播内容。

(七)农家书屋建设。完成都江堰市、彭州市、大邑县、崇州市、郫县661个农家书屋建设,建成200个“示范农家书屋”,对全市农家书屋图书进行补充更新。

(八)城乡科普服务。新建科普基地26个、城乡科技信息服务站(点)100个。

(九)推动全民健身。加快各区(市)县“一场一馆一池”和城乡社区健身路径、健身小广场、健康绿道、健身中心等健身设施的规划建设;新建全民健身体育设施200套,向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赠送体育器材,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名;组织开展“运动成都”全民健身特色活动40次,健身活动2000次,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体育锻炼120万人次。

生态建设工程目标任务

(一)耕地质量建设。深入实施“金土地工程”,完成农用地整理13.12万亩,新增耕地1.2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2万亩。

(二)林业生态建设。国有林管护172万亩,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6.09 万亩,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基地2万亩。

(三)重点流域污染企业治理。完成4户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和3户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基础设施工程目标任务

(一)交通设施建设。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建设,新改(扩)建农村公路930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3座。

(二)水利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山丘区抗旱能力提升工程,完成工程建设项目1100处,新增和改善旱地浇灌面积5万亩;实施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三)电力设施建设。加快电网建设工作,新(扩)建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6个;新(改)建10千伏农网线路672公里,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28公里,新增(改造)10千伏配变826台(容量237.345兆伏安)。

(四)通讯设施建设。加快“光网城市”建设,促进光纤入户进村,新增150万户小区(行政村)覆盖能力,家庭光纤用户带宽普遍提升至8M 以上;新建智能信息亭1500个,热点区域新增WIFI覆盖1000个,实现中心城区主要街道、交通枢纽、大型商场等重点区域无线上网无盲点。

(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新建村邮站699个、邮政便民服务站300个,补建信报箱10万户格口;中心城区新建、改造公共厕所100座。

百姓安居工程目标任务

(一)缓解城乡居民住房困难。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万套, 其中棚户区改造6000户;完成3346户农村D级危房改造。

(二)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排危除险治理63处, 组织实施200户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避险搬迁。

(三)县域居民饮水保障。深入实施县域城乡居民饮水保障工程, 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食品安全监管和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完成中心城区113家农贸市场蔬菜追溯子系统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蔬菜追溯全覆盖,新增361家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建立肉类蔬菜溯源管理;加强食品质量专项抽查, 定期公布检测结果,加大对制售伪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查处打击力度;巩固固定集贸市场诚信计量建设成果,建设诚信计量保障体系;中心城区新(改)建标准化菜市场12个。

(五)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打击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做好价格监测工作,完善重要主副食品价格信息采集发布工作。

(六)完善应急设施。利用人防工程新标识120处市民应急避难场所。全市新建(改建)消防站23个,新配备消防车辆43台,按标准新建、补建市政道路消火栓。

(七)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全面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在郊区(市)县农民集中居住区打造示范点100个。新建农村沼气池2000口;全市新建农户科学储粮小粮仓5000户。

医疗卫生工程目标任务

(一)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市第三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和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新区建设;开工建设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二期、青白江区急救中心、彭州市急救中心;改扩建新津县人民医院等4所医院;新建卫生服务中心5个。

(二)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全覆盖,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 ;普及红十字卫生救护知识,新增急救员1.1万名、师资100名,建设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暨应急救护实训基地。

(三)实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助。 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保率达100%,社区管理率达85%以上,对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门诊、住院等医疗救助。

(四)实施城乡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城乡孕产妇分娩补助政策, 城乡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到99% , 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低于12.8/10万, 婴儿死亡率低于5.7%。。

(五)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 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六)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 实施“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派遣三级医院医师支援县级医院1136 人次、二级医院医师支援乡镇医院321人次, 培训县级医院骨干医师310 名。

(七)青少年健康促进。 开展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毒品等知识传播计划, 初中以上青少年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5% 以上。

社会保障工程目标任务

(一)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同一区(市)县非建成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建成区(城市)低保标准的75%,全市城市低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215元和92元。

(二)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0万人。

(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

(四)社会福利服务。做好城镇“三无”人员、孤儿(弃婴)、流浪乞讨人员的接收服务,实现有意愿入住县级综合社会福利中心的服务对象入住率达100%;创建3个以上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

(五)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筹建床位5000张。

(六)关爱未成年人工作。组织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举办第三届童话节、开展金秋助学、“彩虹行动”、建立少儿文学基地等10 个为未成年人办好事实事项目。

(七)打造志愿服务阵地。新建100个社区标准化志愿者服务站。

教育助学工程目标任务

(一)发展学前教育。新增公益性幼儿园86所,其中中心城区53 所、郊区(市)县33 所。完善已建农村公益性标准化幼儿园设施设备和师资配置,确保幼儿入园。

(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继续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免费向符合条件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做到“应免尽免”;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住宿的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 做到“应补尽补”。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统一为小学700元/生·年,初中900元/生·年。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本文网址:
下一篇:清水头
相关产品
Copyright(C)2009-2021 xajsq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西安大有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电话:029-85420958 地址:陕西西安未央区文景北路11号星舍大厦3楼
页面执行时间1.1914 s 陕ICP备10009184号
大有客服

您好,欢迎莅临大有健身器材,欢迎咨询...

何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正在加载

触屏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