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029-85420958
手  机:15529557050
联系人:何经理
传  真:029-85420958
地  址:陕西西安未央区文景北路11号星舍大厦3楼
北京分公司
电  话:010-81466976
手  机:18511406616
地  址:北京顺义区李桥机场东路翼之城9号楼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身资讯>正文

农村居民的快乐生活(图)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2-4-25 11:13:13 标签: 人气:
京福里社区居民排练舞蹈
京福里社区居民排练舞蹈
上图为老人在小区的花园里打太极


上图为老人在小区的花园里打太极
晚霞葫芦丝社团正在排练
晚霞葫芦丝社团正在排练
冬枣节开幕式表演
冬枣节开幕式表演

  随着本市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旧村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从村民变身为社区居民。然而,在身份转换的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异却无法消除,因此,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自然“融入”城市,是津郊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作为本市第二批宅基地换房试点镇,从2009年开始,西青区张家窝镇全面启动了“三区”建设。据了解,该镇农民居住社区建设计划总投资87亿元,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覆盖全镇16个村,10530户,3万人口。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61.2亿元,建成149万平方米。目前,该镇5个村实现了整体还迁。

  为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实惠”,几年来,张家窝镇始终坚持文化惠民理念,把公共文化设施纳入示范镇建设总体规划,不断建立健全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着力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在推进城乡社区统筹发展中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思路举措。根据发展规划,群众走出家门不到十分钟就可以找到休闲健身自娱自乐的场所,全力提升示范镇的宜居指数。

  树林子广场 休闲娱乐空间

  今年投资1.5亿元修建15万平方米休闲公园

  几年来,张家窝镇精心培育广场文化载体,先后修建了树林子广场、物美超市广场、休闲广场、枣林广场等六个风格各异的集休息、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为让群众享受到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今年,张家窝镇计划投资1.5亿元修建一个占地15万平方米的滨河休闲公园,并将其打造成一个集绿化、景观、休闲广场、体育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音乐响起来,曲儿唱起来。日前,记者来到张家窝镇宽敞而飘着草木香气的树林子广场,虽然初春的清晨寒意未消,但这里早已挤满了笑逐颜开的群众。从花甲的老人到充满朝气的青年,再到稚气未脱的孩子,很多人走出家门来到这里舞剑、扭秧歌、踢毽子……

  在广场一角,几位老人正在抖空竹,娴熟的技艺引来阵阵赞叹。

  “每天早上我们老哥儿几个都过来玩会儿,这空气好,离家也近,溜达会儿就到了,10点多我们再去社区下下棋,找邻居聊聊天,很少在家呆着。”马文润大爷说。马大爷是张家窝村的村民,2010年还迁搬进了瑞欣家园小区,提起现在的新生活,马大爷说:“感觉自己年轻了,也洋气了,以前在村子里,没事的时候就打打牌,现在没空打牌了,抖空竹、练太极、学书法,最近还报名上社区的免费电脑培训班,老朋友见我都说,一点不像村里人,简直就是个城里老大爷。”马大爷的满足感溢于言表。

  不远处,十几个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学拳击,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趁孩子自己练习时,记者和老师聊了起来。“我从小喜欢拳击,每周教孩子练习,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在课业之余强身健体。”这名“老师”名叫周德权,今年42岁,他有自己的职业,也有会让他操心的家庭,但是,无论数九寒天,还是炎炎夏日,他都会每周末抽出时间教孩子们拳击,至今已有19个年头。

  树林子广场只是一个缩影,如今,在张家窝镇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茶余饭后漫步广场休闲。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张家窝镇一道风景。

  张家窝镇副镇长张英介绍说:“几年来,张家窝镇精心培育广场文化载体,丰富市民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我们在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多方筹措资金,先后修建了树林子广场、物美超市广场、休闲广场、枣林广场等六个风格各异的集休息、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休闲场所。此外,还积极完善小区内的广场建设。大大小小的广场不仅使城市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也为群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休闲场地和娱乐空间。”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幅国画,广场就是画中的“留白”。在小城镇建设中,张家窝镇规划先行,精心布局,尽可能地为百姓留出公共活动场所。该镇的广场建设按照整体布局合理,功能各有侧重,结合绿化景观,方便群众活动的原则,各具特色,各有特点。该镇物美超市广场上的大屏幕,每天播放公益广告,“三区”建设成果、计生政策、就业招聘信息等内容,使其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平台。休闲广场是以体育健身为主题的广场,设有42件健身器材。张家窝镇是枣树之乡,枣林广场是在保留的一片枣树林上建设起来的,等到秋天时,红彤彤的枣子挂满枝头,很是漂亮。树林子广场则是以种植树木的品种多、数量多为特点。镇政府广场的特点是亲民庄重大气;天辰里广场园艺小品众多,一步一景是典型的园林广场。

  “广场因有文化活力四射,张家窝因有广场文化而魅力倍添。”除了为还迁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外,从2010年开始,以“日日有群众健身,周周有文艺展演”为主线,他们与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假日紧密结合,精心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建党90周年红歌演唱会,迎新春联欢会、新春书画笔会、秧歌花会表演等大型文艺活动。群众演、群众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张家窝镇广场文化的一大特点。该镇先后成立了夕阳红合唱队、葫芦丝乐队、阳光舞蹈队、欢喜二人转、如意秧歌队等各类文艺队伍35支,具体涉及舞蹈、声乐、戏曲、器乐等六大类,人数达800余人。同时,他们还多次聘请有关部门专家,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培训近200余人次,文化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为让镇区群众享受到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今年,张家窝镇计划投资1.5亿元修建一个占地15万平方米的滨河休闲公园,并将其打造成一个集绿化、景观、休闲广场、体育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投资3500万元建成4个配套齐全的综合服务中心

  京福里社区服务中心建有远程教育教室、残疾人康复室、健身室、乒乓球室、书画和戏曲活动室等。每周一三五是葫芦丝队的活动时间,二四六梨园评剧社在这里吹拉弹唱……

  4月2日清晨,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天气骤然变冷。虽然是清明节放假,但是在京福里社区依然充满了欢声笑语。负责图书管理工作的王春花不到8点就到了,小区内的大爷大妈也早早来到这里开始上计算机课。“家里有电脑,可是孩子上班忙,没时间教,社区小王手把手教我们,太让我们感动了,现在社区要有啥事通知我们,就直接给我们发QQ,多方便啊。”

  “为了让中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信息化的乐趣,我们社区办起了电脑培训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有62岁。现在学员不仅学会了打字,聊天、查资料等,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王春花告诉记者。

  “一起来,一、二、三”,随着赵金水大爷的口令,十多个五六十岁的队员开始一起吹葫芦丝。这支队伍是西青区张家窝镇京福里社区的晚霞葫芦丝社团。“自从建了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我们再也不用愁活动场地了,哈哈。现在我们有自己的活动室,风吹不着,日晒不着,休息时还有工作人员为我们递茶倒水,我们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休息时,赵大爷一脸满足地告诉记者。

  京福里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是一座3层小楼,建有远程教育教室、残疾人康复室、日间照料室、情牵一线俱乐部、青少年快乐营地、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室、乒乓球室、书画和戏曲活动室等,配备了齐全的电脑、放映设备、体育健身器材、乐器、棋牌、图书等文体用品。这里每天都活跃着前来活动的老年人。每周一三五是葫芦丝队的活动时间,二四六梨园评剧社在这里吹拉弹唱,翰墨书画社每天都有很多人学习书法和绘画,下午总能听到夕阳红合唱队的歌声……18支文化队伍的交替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对于社区的青少年,社区每周也会安排很多活动。

  在社区主任李娜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个长方形的红色纸片上写着“京福里社区便民服务卡”,正面罗列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负责工作及联系方式,背面印有报警台、查号台、供热等14项便民服务电话,在家和外出时的安全防范常识,家庭节能小常识等。社区主任李娜告诉记者,制作服务卡是为了更好地方便百姓。以前社区居民有什么事情总是先打电话到居委会,然后再由他们帮忙联系,解决困难。有了服务卡后,大家可以按照卡上的电话找到相关单位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该社区还为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制作“社区祝寿卡”,生日当天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送去贺卡和问候,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老人们乐意来社区活动,不只是因为这里有好的设施,更因为这里有“温暖”。对此,李娜更是感慨:“你知道吗,社区里好多我们分内的工作,老人们都帮着抢着干。球杆坏了,王大爷自己拿来工具修理;墙上的表停了,不知谁买来电池就换上了;每次社区大扫除,老人和我们一起擦玻璃、扫地。看到老人这么好,我们只有更努力地工作,把社区管理得更好。”

  据了解,像这样配套齐全的综合服务中心有4个,共投资3500万元,大大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

  农村社区是新生事物,社区居民主要是农民。随着该镇“三区”建设不断推进,如何让村民融入社区环境,给本就复杂的社区工作带来了更大地挑战。张家窝镇在打造和谐社区,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周围的社会资源,系统地构建起了社区服务体系,引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全面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使社区更好的服务千家万户。

  丰富节庆文化 形成新型产业链

  挖掘百年枣乡文化 打造冬枣采摘观光园

  “我们的设想是希望为居民提供早晚在广场、白天在社区、节日有活动的全方位文化服务。”副镇长张英说。

  “我们的设想是希望为居民提供早晚在广场、白天在社区、节日有活动的全方位文化服务。”副镇长张英说。

  每年秋季的冬枣节可以说是张家窝镇的重要日子。该镇有百年枣乡之称,具有适宜冬枣生长的气候条件,已种植冬枣近万亩,形成了高村、老君堂、东琉城等冬枣专业村。至今年,张家窝镇冬枣节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对于市民来说,冬枣节不仅可以到冬枣园亲自采摘鲜枣,在采摘之余还可以品味农家饭、住农家院、欣赏美丽的花卉景观和自然风景。对于张家窝人来说,为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他们把冬枣专业村作为教育基地,几年来,冬枣基地已经先后接待中小学生4600人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农业技术,体会劳动艰辛,亲身经历翻地、播种、施肥、浇水、捉虫、收获的过程。

  副镇长刘俊辉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将重点打造高村冬枣采摘观光园,总投资1500万元,计划依托8000亩冬枣资源,深入挖掘张家窝百年枣乡的传统文化,保留一些传统的农家院,种植一些大规格的冬枣,建成一些娱乐设施,把以冬枣文化为主的乡土文化、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旅游项目建设中,形成集采摘、观光、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冬枣产业链。

  灵芝种植基地可以说是张家窝镇的一个亮点,今年以来,张家窝镇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大力发展名特优鲜的种植品种,特别是灵芝种植基地闯出了名堂,叫响了品牌,不仅成为北方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种植基地,更向观光旅游农业延伸。小长假期间,灵芝展台前围满了游客,大家一边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一边品尝着灵芝水。这些游客不仅有来自本市和周边城市的,更不乏张家窝本镇人。“今天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灵芝,刚才听讲解员介绍了如何辨别灵芝以及它的功效,我们懂了很多,也长了见识。”高庄子村村民老李说。据了解,目前灵芝园已有58个种植棚,今年计划还将再增加35个棚。

  此外,该镇还规划了农业文化展示中心,主要依托食用菌、灵芝、草莓、花卉等现有种植品种,建成不同季节的特种蔬菜展示基地、珍奇花卉展馆、未来农业技术展示基地、主题生态餐厅等,为游客创造一个供参观、休闲、科普、技术推广及经营的现代农业博览园,增强游客的体验参与性,让游客充分了解中国的传统农业文化。

  新农村言论

  开垦新农村社区新天地

  何会文

  伴随示范小城镇建设,津郊大批农民纷纷从散居平房搬入高层楼房,他们不仅生活方式发生巨变,身份也由农民变成居民。过去与之息息相关的村委会逐渐弱化甚至淡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居委会。换句话说,在蓬勃崛起的示范小城镇内,社区生活正在成为农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庄生活与社区生活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村庄生活还处于简单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缺乏统一为公众配置的成规模的医疗、娱乐、教育、健身、餐饮、金融、商店、养老等服务项目和设施。而社区生活则不同,由于人口相对集中,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非常方便社区为居民提供城市化管理和服务,让群众享受到更周全、更细致、更舒适的城市化生活。

  作为新兴示范小城镇,其政府主管部门不仅要为农民群众提供与城市中心城区居民一样的生活条件,还要提供与城市中心城区居民一样的服务水平。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及时转变职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想方设法为新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同时千方百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解决迁入新居群众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本文网址:
下一篇:枕头大战 的哥减压(图)
相关产品
Copyright(C)2009-2021 xajsq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西安大有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电话:029-85420958 地址:陕西西安未央区文景北路11号星舍大厦3楼
页面执行时间1.4336 s 陕ICP备10009184号
大有客服

您好,欢迎莅临大有健身器材,欢迎咨询...

何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正在加载

触屏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