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点小学就放学了,家长要到6点才下班回家。在这两个小时里,孩子们何去何从,已成为一道社会管理难题。 在九龙坡区,最近却出现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4点放学后,一些孩子背上书包,走进社区的“四点半学校”,一些教师、大学生、退休老人也纷纷赶到社区为孩子们开展志原服务,填满了这两个小时的空白时间。 一个半小时的快乐校外课堂 4月25日下午4点30分,记者来到杨家坪街道冶金村社区。“四点半学校”位于社区办公楼旁边的一栋小楼,室内有大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室,室外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院坝,摆着乒乓台、足球游戏桌、健身器材等。 3名志愿者杨家坪小学德育老师范琼瑶、大学生唐蕾和宋东旭已提前到了,打扫卫生、整理书籍,“孩子们一会就要来了。”范琼瑶说。 “哥哥姐姐好!”说话间,孩子们陆陆续续到来,“学校”里顿时热闹起来。 杨家坪小学10岁的小男生康伟把书包往活动室的小桌子上一甩,仰起头问“老师”:“今天有什么活动呀?”唐蕾摸摸他的头说:“快做作业,做完了,范老师教你们书法,还可以玩一会游戏。”“遵命!”康伟行了一个滑稽的“军礼”,坐下来和小伙伴们一起写作业。 5点过,“四点半学校”已接收了20多个小学生,孩子们的作业陆续完成了,见天气不错,3名志愿者把桌子板凳搬到院坝,放上纸墨,教大家练习书法。 有的孩子对书法不感兴趣,但也找到了自己的“耍事”。两名小女孩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崭新的《哈利波特》,津津有味地看着。几个男孩则围在足球游戏桌旁,你来我往“大战”起来。 “我们这里每天都有志愿者值守,每周举办一次集体兴趣活动,每月举办一次大型文体活动。”冶金村社区党委书记林洪秋介绍,原则上,“四点半学校”每天从4点半开设到6点,如果家长一时没来接,或孩子作业没做完,他可以继续留在社区,享受“延时辅导”待遇。 此外,社区里还有50多名志愿者主动参与了辅导孩子学习的工作,成为“四点半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四点半学校”让家长无后顾之忧 接近下午6点时,一些低年级学生家长陆续来接孩子。 “自从社区开办了‘四点半学校’,娃儿放学后就有了一个好去处,不仅可以安心做作业,也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在陈家坪一家私营企业上班的家长何凤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里话。 何凤说,过去在单位,一到放学时间她心里就开始紧张,猜测9岁的儿子放学后会干什么,既担心他去黑网吧,又怕他在街头玩耍时有危险……“我们两口子都是打工的,像一些条件好的家庭那样每月拿出1000多元给孩子请辅导老师,确实有难处。” 实际上,家长们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林洪秋说,很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年迈的老人照看,一些孩子不服管教处于“放羊”状态,一不注意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几年前,社区里就发生了几起孩子因贪玩造成的溺水、触电事故。 “最初,我们只是想为那些有需要的家庭雪中送炭,让无人看管的孩子在放学后有个安全的地方呆一呆。后来,‘学校’的功能得到扩展,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完善。”林洪秋说,自打今年初开放“四点半学校”以来,平均每天有10多个孩子来这里做作业、阅读、跳绳、打乒乓球、上兴趣课,享受快乐充实的校外时光;天气好时,学生人数超过30个。 已建起了17所“四点半学校” 正是因为“四点半学校”能够解决许多父母最关心的孩子安全问题,九龙坡区团委把这当做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目前已在全区建起了17所。 每一所“四点半学校”都有建设标准,即3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活动场所,3台以上电脑,30个以上的活动用品如长绳、短绳、羽毛球、皮球、乒乓球、滑梯、移动投影仪等,300册以上图书,同时招募了一批具有心理辅导、艺术、教育等特长的志愿者。 在寒暑假,“四点半学校”还将开展欢乐课堂活动,以自信培训、兴趣培训、实践培训、自护培训等为主要内容,打造提高青少年学习水平和增进交流交往的平台。 九龙坡区团委副书记靖开媛特别强调,从试点方案制定之初,定位就非常明确:“四点半学校”不是正规学校教育的延伸,而是鼓励孩子们在放学以后,来这里开展兴趣活动,学唱歌、学画画、学剪纸。 下一步,九龙坡团区委还将继续选择位于家属区内、离小学较近的社区和村开设“四点半学校”。有条件的社区和村也可以向区团委提出办校申请。申请通过后,区团委将给予4万元的首期启动资金,以及每年1万元的活动经费。 |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