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 茜 盛夏时节,沿319国道驱车来到上栗县东源乡新益村,房前屋后翠绿连绵,栋栋新房生机盎然。当地群众质朴地说:“新益村能成为东源第一村,多亏了村里有一支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党员队伍,有一个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奔向幸福的坚强战斗堡垒。” 群众工作靠群众做 自从当上了村民理事会的党小组长,甘家冲二组的甘敬成把家变成了群众工作点。在他家的客厅,党旗和国旗在墙上高高悬挂,中间是村民理事会挂牌服务栏和议事规则,5位成员的照片下面,姓名、入党时间、工作职责,一目了然。甘敬成经常要和理事会另外4位成员在家里碰个头,再一起走村串户,查看需要处理的事项或调解民间纠纷。 在新益村,像甘敬成这样的村民理事会总共有20个。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新益村积极推行“1+5”组织模式,夯实群众基础。“1”是以党支部为核心,“5”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以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妇女组长、青年积极分子、老协会员代表为成员的村民理事会,给他们定职责、定纪律,要求他们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环境卫生维护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惠民便民服务员。 这是新益村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县委“三有两定一评”群众工作法的具体实践,做到有“一竿到底”的群众工作网络,有“扎根村组”的群众工作团队,有“管用长效”的群众工作制度;定职责、定纪律;分级民主评议,进一步激发了基层组织的无限活力。 大家的事情大家议,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做。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群众工作团队通过当好“五员”, 走东家,串西家,在全村环境卫生、安全监督、调解纠纷、森林看护、修桥补路等公益事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新益村为此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县、乡命名的“创先争优基层先进党组织”、“平安村”、“文明村镇”、“治安模范村”、“未成年人零犯罪村”等荣誉。 群众致富有支部帮 新益村很美丽,山头林木苍翠,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干部指着一片疏密有致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兴奋地说:“这里正在开发休闲农家乐。” 要摆脱贫困,就要创新思路。为此,新益村党支部始终把村民增收致富放在第一位,把工作渗透到村民生产、生活和致富之中,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新益村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先后引进13家企业。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林果业和综合立体养殖业等绿色产业,发展壮大花卉苗木、经济林、生态林等林业,开发休闲农家乐等服务性行业。如今,已建起了1个无公害禽畜养殖基地,2个无公害蔬菜基地。 为了让村民种植的农产品“卖得出去、卖得好价钱”,村党支部采取“公司+农户”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实现全村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201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9000余元,90%以上农户建了新房,拥有私家车80多辆。 幸福生活群众创造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新益村群众建设新农村热情高涨。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动情用心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