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坪河村高效茶园 人民网湖北夷陵8月16日电 沿着盘曲而上的山村公路,在海拔1000多米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桃坪河村,标准高效的茶叶园、通畅整洁的乡村水泥路、别致新颖的农家小别墅、绿树成荫掩映着农家小院,呈现出一派经济繁荣、农民安居乐业的新景观。而这些还要归功于桃坪河村党总支书记郑发方。 增强责任 寻求出路 2003年,郑发方当选为夷陵区人大代表,同时,他走马上任,担当桃坪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桃坪河村由原马虎山、长冲、黄家庙、桃坪河四村合一,虽然在合并前桃坪河村有几家村办企业,但不够景气,加之,合并中有两个村是市级贫困村,使本来就不够雄厚的村域经济基础更是雪上添霜。 郑发方接任村支书时,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06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2470元。村域经济基础薄弱,支柱产业空白,农民收入低,班子队伍建设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 面临逆境他没有退却。郑发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走访群众、调研上。他认真分析村级现状,认为传统守旧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村级经济发展,要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首先必须“洗脑”,创新工作思路。 为此,郑发方一次又一次与村“两委”班子座谈,深入党员和村民群众家中促膝谈心,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他“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的工作作风,极大地转变了村“两委”班子一班人的思想观念,大家一致认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矿石资源,实施产业兴村,矿业富村,才是富民强村之路。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台了实现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电话、通广播、通网络的“五通”奋斗目标。 珠联璧合 村企双赢 “兴村富民”措施一出台,村民们十分欢迎。郑发方代表认为要发展,首先要提升农民的素质,从培育新型农民入手。 郑发方先后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企业员工和部分村民230余人两次进党校集中学习,组织800余村民分三次在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专题培训,让他们学习产业种养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组织300余名村民前往邓村、五峰、兴山、柏洋等地考察学习,选拔了一批青年农民到福建进行乌龙茶专业栽培管理培训。今年又选送6名技术骨干到福建蓬华镇考察学习制茶技术。经常组织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到福建和本地产茶重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考察学习,逐步解放村民的思想,使全村每户都有一个“明白人”,带领村民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郑发方带领村两委班子大力实施科技兴村和强企反哺战略。在农业上,他引导村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集体经济,把茶叶种植、核桃种植、高山山羊养殖、牲猪良种繁殖作为全村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 该村合资成立了宜昌仙人峰茶叶公司,完成了好汉坡茶叶加工厂办公楼改造,增设了好汉坡茶场专业供电台区,实施了观光茶园示范基地和高效茶园规范化建设工程,引进了黄檀、金观音新品种乌龙茶,建设高山明珠有机茶园2600亩,核桃基地610亩。建成了牲猪良种繁殖基地,培养了一大批生猪、山羊养殖大户。 作为村级集体收入主要来源的磷矿企业,由于资源枯竭、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一度处于破产边缘。见此现状,郑发方与公司一班人痛定思痛,经过认真分析,当即大胆作出“出门找对象,共同谋发展”的思路,与邻村的石家坪磷矿联手合作,组建了宜昌燎原磷矿公司。通过规范化的管理运作,该企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每年不仅解决了150多人就业问题,还为村集体创收1500多万元,为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同时还以3590万元的资金收购了大湾磷矿,增加磷矿资源储备近60万吨,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引擎”。如此农业与工业珠联璧合,实现了村企双赢。 强企反哺 建设新村 郑发方常常拷问自己:集体经济壮大了,如何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为此,他与村两委一班人商量决定:实行强企反哺,建设新农村。加强村民住房改造、公路硬化、基础设施建设等10余项以奖代补的惠农扶持政策,让村民尽享改革发展成果。 他把桃坪河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下大气力加强硬件建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此,他出台了桃坪河村新农村建设十年规划并逐年逐项实施,硬化村组通道27.1公里,新修通组、过境公路4条共9公里,成为樟村坪镇村级公路硬化第一村;投资近200万元对村委会、办公楼、医疗设施、商业小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投资250多万元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兴建集中供水工程3处,成立了饮水环保协会,推出了自建饮水工程配套补助;改造土坯房240多栋,形成了桃坪河、好汉坡两处居民住宅小区;兴建了垃圾填埋场对生活垃圾实行处理;投入130万元修建五座通讯基站,开通了小溪塔至桃坪河客运线路,解决了百姓的通讯、出行难题。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