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退役士兵就业专场招聘会 ??? 临邑县属鲁西北革命老区,辖8镇1乡3街道,面积1016平方公里,人口53万。现有人武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3个驻军单位,优抚对象14130人。 领导重视“谋划蓝图” ??? 临邑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创建“双三好”活动作为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县委常委会议、议军会议、县长办公会议每年都多次专题研究“双三好”的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军地共创“双三好”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双三好”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驻临部队、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双三好”创建组织已延伸到村庄、学校和各基层单位。同时,出台了《关于开展临邑县军地共创“双三好”活动的实施方案》,做到领导靠上亲自抓、主管单位经常抓、部门分工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军地共创”的“双三好”工作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双三好”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全民拥军“固我长城” ??? “凡属驻临部队急需的建设项目,实行项目、经费、施工 ‘三优先’”已成为临邑一条铁的纪律。几年来,临邑县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先后为人武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建起了办公大楼;投资20多万元为3处驻军安装了健身器材,赠送了空调、微机等办公设备;投资200多万元,为消防大队更换了消防车和指挥车,改善了驻军办公、生活及训练条件,驻军营房建设全部实现了正规化。县财政每年列支110万元作为驻军的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及时划拨。恒源石化集团每年为驻临部队提供5吨汽油;县电业公司投资8.8万元更换了人武部民兵武器装备仓库设备和全部线路,并赠送价值3万余元的空调设备;县联通公司免费为驻军安装了宽带网和局域网;临邑师范拿出3万元资金用于节日慰问县武警中队,并为武警官兵开展知识讲座;县卫生局定期组织医疗小分队为部队官兵和残疾军人义务查体。同时,积极开展行业、社团、社区等社会化拥军,先后为驻临部队和优抚对象提供服务527次,办实事231件,提供致富信息1635条。每年 “八一”,县委、县政府都向所有临邑籍现役士兵发一封慰问信,并拨出慰问金,由县五大班子领导带队到驻军单位、烈军属家中走访慰问。同时,出台了 《奖励立功受奖现役士兵办法》,对在部队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家属根据立功等次给予100至 10000元的奖励,今年对71名立功受奖现役士兵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 爱心优属“情暖功臣” ??? 近年来,临邑县各级各部门对拥军优属的事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原则,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抚恤定补款和优待金县级统一发放,建立健全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照每年5%的比例逐年递增,全部通过涉农一卡通发放到位,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提高到5000元,进藏义务兵提高到8000元。 2004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优抚对象联络员制度”,为优抚对象提供优抚款上门发放、政策释疑和排忧解难等优质服务。2008年探索建立了全省首个“优抚对象之家”,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184处优抚对象之家,现已开展活动350余次,为优抚对象解决实际问题120多件。为弘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制作了4000余册“犁城丰碑”纪念画册;每月上门为孤老优抚对象赠送鸡蛋等营养补品。 2009年,出台优抚对象殡葬减免政策,为92名优抚对象减免基本殡葬费2万余元。全县各城乡社区都建立了社区双拥工作站,成立了656个送温暖小组和义务帮工队,每年为“三老”优抚对象帮种帮收2000多亩,为优抚对象及驻军做好事1590余件。全县千余名科级干部与农村“三老”优抚对象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城乡孤老、贫困优抚对象优先纳入五保、低保,享受双重保障。各类企业、社团全部加入到拥军优属活动中来,累计为优抚对象提供资金90余万元,提供致富信息2000余条。建立了拥军优属保障基金,几年来发动机关干部职工为优抚对象捐款捐物价值80多万元。成立了拥军车队,免费为官兵和优抚对象提供乘车服务。县民政局为在外地居住的优抚对象开通了QQ视频认证,使他们不再来回往返,就能按时领到抚恤金。 拥政爱民“硕果累累”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