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亚丁湾5月14日电 (陈典宏 米晋国)海军第十一批护航编队引导官兵克服长时间在海上连续航行、甲板狭窄、空间封闭、训练器材有限等困难,紧贴任务指标和部队实际,勇于创新,大力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体能锻炼活动,强健官兵体魄,鼓舞部队士气,为圆满完成护航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舰飞行甲板上,正在热火朝天训练的副机电长崔常治深有感触地谈起了一段“难堪”往事:1米82的他,体重曾达95公斤。体能训练过程中,他专门练习长跑。虽然天天坚持,然而减轻体重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这种情况是典型的运动中的‘审美疲劳症’。”他说,以往远洋航行,官兵的体能锻炼总是绕不开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这“老三样”,不但锻炼身体的功效较差,还会造成疲劳积累,带来一些异常反应。为此,护航编队抽调军医、训练尖子等人员,精心设计出多种适合护航官兵体能训练的套餐,深受官兵喜爱。 针对舰艇空间狭小等实际困难,编队把不需要很大空间便能进行的体能运动“搬”上舰艇甲板和舱室,把活动室、直升机甲板、通道、带缆平台、舰员住舱等充分利用起来,在有限的空间里安排不同的训练项目,让所有官兵都有地方锻炼。“青岛”舰、“烟台”舰和“微山湖”舰因地制宜,设计了多款适合舰上特点的体能锻炼项目,深受官兵喜爱:“青岛”舰和“烟台”舰适时推出护航健身操、韵律操,走上几圈后,做上几遍操,不仅关节放松了,吃饭胃口好,睡觉也睡得香。由于“微山湖”舰吨位大、甲板空间相对宽敞、设置有半个篮球场等优势,他们组织拔河、篮球赛等运动项目,并为官兵制定了长、中、短期不同的体能训练计划,保证人人参与锻炼、人人收获健康。 护航编队下大力气在“寓练于乐”上做足文章,还投入专项资金,购置跑步机、哑铃、复合胸部训练器等现代健身器材。护航两个多月来的事实证明:锻炼的花样多了,器械的品种多了,大家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连续数月在深海大洋航行,不能抛锚也很少靠港,加之舰艇内部噪音较高、空气流通相对不畅,摇晃幅度比较大,对官兵心肺功能、肠胃系统、关节、血液、睡眠等生理都是一种考验,没有一定量的体能训练,很容易导致舰员体质下降,甚至影响护航任务的顺利完成。 “青岛”舰随舰军医孙建广告诉记者,因人而异地开展针对性体能锻炼,是缓解甚至根除护航官兵航海“职业病”的重要途径。 针对防治颈椎病和肩周炎,编队摸索出了一套颈部放松操。针对腰肌劳损,编队组织官兵开展“前屈后伸运动”和“腰部回旋”运动,并辅助开展一些蛙跳、高抬腿活动。针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编队引导官兵采取有氧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做操等。 “在海上航行期间,官兵们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快速跑步或者做一些剧烈的运动,虽然舰上配有跑步机和踏步机等室内训练器材,但室外训练不可少。” 颇有海上锻炼经验的编队参谋长王海江,对大洋上的体能锻炼有自己独道的见地。他告诉记者,长期在海上生活,容易患肩周炎、风湿病,找出适合官兵锻炼的方式很重要。 |
|
声明: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机,篮球架,体育用品,塑胶地板,动感单车,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依实物为主,请大家谅解!具体详情请咨询:029-85420958 |